廉洁文化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清风科大 > 廉洁文化 > 正文 >

【学讲话·品典故】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

发布时间:2018年01月20日  点击:

   1月5日,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。在讲话中,他引用了典故“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”来深入阐述增强忧患意识、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重大问题,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。

  “备豫不虞”最早出自《左传》。“备豫”是预防,“不虞”指意料不到的东西,“备豫不虞”即指提前做好防范,以备不测。文公六年,鲁国正卿季文子将要出使晋国,出使前,他派人去问:“如果在我出使期间,晋国发生国丧,我应该行使怎样的礼节?”当时他派去的人很不理解,认为现在没有这种情况,这样没有意义。季文子说:“备豫不虞,古之善教也,求而无之,实难。过求何害。”意思是,万事提前做好防范,这是自古以来的好习惯,如果我们现在做好了准备,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,那也没有关系。但万一出现了这样的情况,我们临时去请教,这就很困难了。所以我们现在多想一步有什么危害呢?后来在《贞观政要》中,魏征同样以这句话劝诫唐太宗要有忧患意识,安而不忘危:“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。岂可以水未横流,便欲自毁堤防?”

  增强忧患意识,做到居安思危,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。这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引经据典论及于此:“莫言下岭便无难,赚得行人错喜欢。正入万山圈子里,一山放出一山拦”,在地方工作时,他常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诗,提醒自己“常怀忧患之思”;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,他谆谆叮嘱,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“我们决不当李自成”的深刻警示,牢记“两个务必”,牢记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的古训,着力解决好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的历史性课题;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,他告诫全党,历史使命越光荣,奋斗目标越宏伟,执政环境越复杂,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,越要从严治党,做到“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,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;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他再次强调:行百里者半九十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绝不是轻轻松松、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。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、更为艰苦的努力……

  “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”,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,它代表一种高尚品格,体现的是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。回望历史,先贤们始终强调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,高唱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甚至将忧患与治国理政相联系,总结出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的智慧。就连不会吟诗作对的老百姓,也明白“晴带雨伞,饱带饥粮”、“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”的朴素道理。一句句箴言,如一道道历史的印痕,深深镌刻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,中华儿女始终保有可贵的忧患意识,不虚度光阴、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,永远勤恳当下、耕耘年华,特别是每当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,这种精神往往被极大地激发出来,转化为不怕牺牲、誓死卫国的英勇气概。正是因为中华文明中包含着这种意识,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衰,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
  历史中蕴藏着立足现实、迈向未来的宝贵财富。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向历史学习。回顾我们党97年来的光荣奋斗史,一路走来有太多不易,有时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。而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,在逆境中开辟前进的道路,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,就是时刻心存忧患——我们党是生于忧患、成长于忧患、壮大于忧患的政党。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存忧患、肩扛重担,才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。

  历史的河流淌过今朝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。当前,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,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不少。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,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,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,绝不能犯战略性、颠覆性错误。“思危所以求安,虑退所以能进”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,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,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;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,也要打好化险为夷、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。这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,更要有高强本领。党的十九大提出增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,其中之一就是增强驾驭风险本领,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,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,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,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。只有时刻保持头脑清醒,认清形势,把握大势,切实增强本领,才能做到不为风险所惧,不为干扰所惑,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,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把事业发展推向新境界。(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)